文章转自材料化学快讯
.jpg)
刚刚,万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了!
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顾诵芬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jpg)
王大中院士
王大中,核工程与核安全专家,早年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后从事低温核供热堆研究。1935年2月11日生于河北省昌黎。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60年代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实验反应堆的研究与建设。80年代,主持领导建成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在我国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近20年来,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jpg)
顾诵芬,飞机设计专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宇航学会会员,被誉为“歼8之父”。1930年2月4日生于江苏苏州。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他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成功研制歼8Ⅱ飞机;领导了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高性能远景飞机概念研究。自1999年设立至2019年,共有33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其中,7位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黄昆、王选、谢家麟、王忠诚、屠呦呦、于敏和曾庆存)、6位毕业于清华大学(金怡濂、王永志、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和刘永坦)。
.jpg)
.jpg)
.jpg)
.jpg)